內(nèi)容管理|投訴        

鹽田:警鐘長鳴催人發(fā)奮成長

2009-07-20 10:50  來源: 深圳商報  【字號:  

  

   今年3月18日,鹽田區(qū)關(guān)工委在海濤小學舉行了“民族精神代代傳——愛國、愛家、愛校”主題教育活動。活動的內(nèi)容有升旗儀式、圖片展覽、少先隊員入隊宣誓、詩文朗誦和專題報告會等。 

     本網(wǎng)訊    胸前戴滿勛章、紀念章的東縱老戰(zhàn)士,站在中英街警世鐘前,給小學生們講述當年的革命故事,教育青少年不要忘記國家落后受欺辱挨打的歷史,激發(fā)青少年為振興中華勤奮讀書的使命感和愛國熱情。這是今年“中英街3·18警示日”鳴鐘儀式上出現(xiàn)的感人一幕。

  從2003年開始,每年3月18日,鹽田區(qū)關(guān)工委都積極配合深圳市委宣傳部、鹽田區(qū)委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文化廣場舉辦鳴鐘警示活動,同時在各中小學校開展“勿忘國恥、警鐘長鳴、振興中華”的警示教育活動,多形式、多渠道、多層次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  在中英街有一座歷史博物館——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博物館里陳列的大量的歷史文物、展品,象一幅沾滿血淚的長卷,展現(xiàn)了中英街的百年歷史變遷。它控訴著英帝國主義侵華、霸占中國領(lǐng)土的罪行,告誡人們不能忘記一百年前腐敗落后的清朝政府,被英國殖民主義者欺辱,簽訂了各種不平等條約,強行割占了香港、九龍北部至中英街的新界領(lǐng)土977.4平方公里。這是中華民族刻骨銘心的“恥辱史”。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被深圳市委、廣東省委宣傳部分別于1995年、2002年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

  在博物館文化廣場有一座“警世鐘亭”。這座鐘亭記載了一段難以忘記的歷史:1898年6月英帝國主義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《展拓香港界址條約》。1899年3月18日中英雙方代表按照《條約》在沙頭角勘界并豎立界樁,從此沿界碑的一條街就成為中英街。

編輯: 關(guān)愛網(wǎng)實習生

1   2   下一頁